周次 |
第九周 |
日期 |
4月4日 |
地点 |
办公室 |
记录人 |
唐春艳 |
|||
出席人签名 |
魏艳、黄雅艺、唐春艳 |
|||||||||
活动主题 |
14、蜜蜂集体备课 |
缺席人 |
无 |
中心发言人 |
唐春艳 |
|||||
活动 记录 |
一、本周常规工作安排 1、任务式早读安排 (1)任务明确(每天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2)分步骤安排: 7:30—7:40 大声朗读(可以齐读、领读) 7:40—7:45 自由读(以记忆为主) 7:45—7:50 反馈检测(听写、默写等) 2、四月份考务命题 (1)半期内容为考试范围 (2)命题的难度参考新华的月考卷 (3)4月6日前提交电子试卷 (4)出卷的老师注意审卷,要完成答案 (5)注意保密性 3、关于每月总体考核的要求: (1)月考分数会呈现在本月考核中的“任务完成”一栏中 (2)跟进每月听课情况(评课表未及时提交的会有相应扣分体现) 4、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暂定4月20日前完成资料),各年级均有相关工作,各位老师要协调分工,积极完成 5、阅读节的年级活动安排: (1)展板作品 (2)展示型活动,要做好学生培训 6、下周二数学组四校联动教研,各老师都要积极配合工作
二、集体备课 【课前解析】 关注语言:本文表述用词准确,“听说”“好像”“大概”“推测”“可能”等词都提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关注文本在习作方面的示范性: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第二部分写了实验的经过,第三部分写了实验得出的结论。第二自然段除了写实验的具体做法外,还写了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及由此产生的想法。 在本单元的习作练习中,在写清楚实验经过的同时,还建议写一写做实验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做实验时的心情等,并要求在写之前借助图表整理实验主要信息;本文也安排了补充实验图表的课后练习题,因此本文对学生完成本单元的习作具有示范性。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会写“蜜蜂”等16个词语。 2.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体会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概”等9个生字,会写“蜜”等12个字,会写“蜜蜂”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3.初步了解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图上的小动物你一定认识吧?让我们一起说出它的名字——蜜蜂,既然都认识它,那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有关蜜蜂的知识? 预设1:我了解到,蜜蜂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 预设2:我了解到,蜜蜂用刺针蛰人是为了保护蜂群的利益,蛰人之后,刺针留在受害者的身体里,蜜蜂由于失去了刺针,身体的内部受到严重的伤害,不久就会死去。 预设3:我了解到,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2.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用心完成了老师的预习作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蜜蜂”,共同探讨蜜蜂辨别方向的特异功能。 教师板书:14 蜜蜂 3.请同学们自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4.读完“资料袋”的内容,谁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我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中学家。 预设2:我知道了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并写下了《昆虫记》这本书。 预设3:我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蜜蜂”一课就是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我想课下找到这本书好好读。 教师小结:为了验证蜜蜂能辨认方向这个特异功能,法布尔做了一项实验,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同时感受他对待科学的态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本课课文及《昆虫记》的学习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它,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提示方法:可以借助拼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猜,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 2.让学生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遇到读错的字及时正音。 4.要求同桌两人把课后要求认读的9个生字一人一个讲解读音、字形及识记方法。 教师指名读这些词语,读准字音。 6.学写生字。 (1)四人一组看着大屏幕轮流讲解每个生字的读音、字形、识记方法并能口头组两个词语。 (2)师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或笔画多少进行归类学习。交流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 预设1:我觉得在写“辨”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中间是一点一撇,把它和辩论的“辩”区别开。 预设2:我觉得在写“跨”的时候看清楚了右边是夸张的“夸”,最后一笔竖折弯钩不要出头。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通句子,巩固生字、新词。 (4)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辅导。书写时注意观察整个字的结构、占格位置和关键笔画。(师巡视指导,纠正执笔及书写姿势) (5)在小组内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完以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课文讲了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项实验。 三、细读品味,探究实验过程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作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蜜蜂是不是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教师板书: 实验目的 2.出示课件11: 小练笔,用无论……总是……练习说一句话。 预设1:无论爸爸有多忙,他总是陪着我。 预设2:无论考试成绩好坏,我总是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3. 联系实际说说当你听到一些话或事时,你是很快就相信,还是会表示怀疑,会像作者一样去寻找真相吗? 预设:我听到一些话或者事情的时候,我会想想说的是不是正确,感觉不对的,我会去寻找真相的。 4.作者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都有哪些环节,然后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回答。 预设:法布尔先捉蜜蜂放到纸袋里,接着给蜜蜂做记号,然后让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带着蜜蜂走四公里放飞蜜蜂,最后回家等蜜蜂。 5.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分哪几步呢? 预设:捉蜜蜂、叫女儿等、走了四公里、做记号、放飞蜜蜂、等蜜蜂、得出结论。 教师板书: 实验过程 捉蜜蜂放进纸袋 做记号放蜜蜂 6.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并画出来体现课文用词准确性的词语。 预设:我从“听说”“好像”“大概”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备,表现了作者的猜测。 7.通过第二自然段实验的步骤,你能从实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8.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预设:从实验过程中,我感受到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研究品质。 9.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预设1:我想说我以后要像法布尔一样,做事严谨认真。 预设2:我想对法布尔说“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一定要向你学习,希望将来也能成为伟大的昆虫学家。”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字词,了解了作者实验的过程。课下请同学们再熟读课文详细的了解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论。书写课后词语各两遍,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语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捉蜜蜂放进纸袋 做记号放蜜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继续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 预设:法布尔实验的目的是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教师板书: 实验目的 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我们也大概了解了法布尔的实验过程,这节课我们继续梳理实验的过程及结论。 2.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梳理法布尔实验的目的,为了以后品读实验过程做铺垫。) 二、细读课文,感悟过程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3、4、5自然段的实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预设:蜜蜂在没等我跨进家门的时候就已经回来了。 教师板书: 实验过程 捉蜜蜂放进纸袋 做记号放蜜蜂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预设1:小女儿没有想到爸爸还没有回来蜜蜂就飞回来了。 预设2:小女儿可能认为蜜蜂回不了家的,感到意外。 3.出示课件20: 说明作者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1: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的观察。 预设2:说明作者不仅观察仔细而且还用心思考了。 4、请同学们默读3、4、5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词语。 预设:我认为“推测”“可能”这些词体现了课文用词的准确,表现了作者的猜测。“将近”“大约”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大概的时间,不是十分准确,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5、最后其它的蜜蜂下落是怎么样的呢?细读第六七自然段,找出答案。 6、学习六七自然段。 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预设:至少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1)从画横线的词语“至少”,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作者用词的准确,能确定的一定是分毫不差,不能确定的就用一些模糊的词“至少、大概”,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2)“准确无误”指什么? 预设: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 (3)指导朗读。同学们圈画出课文中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完成以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预设1:至少、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4)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预设: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7、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为什么还有三只蜜蜂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预设1:它们可能半路去采花蜜去了,没有回来。 预设2:那三只蜜蜂可能采花蜜的时候把身上的白色标记蹭掉了,应该已经回来了。 教师板书:记录飞回只数和时间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们的大胆想象力,激发孩子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预设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预设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教师板书: 实验结论 无法解释的本能 2、什么是本能呢,本能是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我们能不能找到答案,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资料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锻炼孩子们搜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探索的精神。) 四、师生对话、感悟启发 1.学生带感情齐读课文,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 2.一番讨论交流后,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3. 读了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预设1:我也想像法布尔一样寻找动物的奥秘。 预设2:我要像法布尔学习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的好习惯。 预设3:我要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长大了也要当科学家。 师小结: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远大的理想。) 五、作业布置 以“蜜蜂历险记”为题,写写蜜蜂的寻家历程。 六、板书设计 14 蜜蜂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蜜蜂是否有 捉蜜蜂放进纸袋 辨认方向的能力 做记号放蜜蜂 无法解释的本能 记录飞回只数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