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周次 |
第11周 |
日期 |
4月18日 |
地点 |
办公室 |
记录人 |
魏艳 |
|||
出席人签名 |
魏艳、黄雅艺、唐春艳 |
|||||||||
活动主题 |
第六单元备课 |
缺席人 |
无 |
中心发言人 |
魏艳 |
|||||
活动 记录 |
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是张继楼先生的一组儿童诗,分别描绘了乡村孩子们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玩耍的情景,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剃头大师》讲述了害怕剃头的小沙在理发店里剃头的经历和被我这个“剃头大师”服务的经历,情节滑稽,充满童真童趣。 《肥皂泡》是一篇散文。冰心先生回忆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时快乐而美好的感受,描写了泡泡美丽而丰富多变的形态,并对泡泡会飞到哪里去展开了美好的遐想。 《我不能失信》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革命家宋庆龄童年时因为和朋友约好而放弃了去伯伯家做客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宋庆龄守信用的美好品德。 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题材体裁,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无不体现了童年对真善美的憧憬和向往。《童年的水墨画》处处展现出一派童年的纯真与自在,《剃头大师》诙谐幽默《肥皂泡》梦幻自由,《我不能失信》告诫读者要诚实守信,而语文园地则通过四句名言劝善规过。 从人文主题的角度,我们知道整个单元都是关于童年的,而且是“多彩的童年”。我们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然不可能走出童年,但是我们却在陪着孩子们慢慢走出童年。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童话单元,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以童话为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感受童年的快乐、美好”,此时的文本特点重在一个“趣”字。而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编的这几篇童年题材的文章则取材于孩子们正在经历的真实的童年生活,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又贴合孩子的心理实际,除了一如既往的童真童趣,又传递出更多的“人情味儿”。 在单元导读这一部分,教材中提到要“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整个单元的语用主题。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呈现: ![]() 对于“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用话题,它几乎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难懂的句子与理解难懂的词语有相似之处,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比如联系上下文、练习生活。但有的方法也不可以生搬硬套,比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体会句子的含义; 2、不同的学生所认为的“难懂的句子”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在执教的时候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相互答疑; 3、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到童年的美好、童年的珍贵,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和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