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周次 |
第九周 |
日期 |
4月4日 |
地点 |
A209 |
记录人 |
钟惠文 |
||||
出席人签名 |
卞智敏、潘群、刘姗、庄彩英、温雁婵、钟惠文 |
||||||||||
活动主题 |
常规与第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
缺席人 |
无 |
中心发言人 |
钟惠文 |
||||||
活动 记录 |
1、公开课可以适当延期,务必要进行磨课。 2、上周常规工作: (1)二次备课有进步,很仔细。 (2)作业书写要规范,特别是细节。 (3)培优辅差要有针对性。不能占用体音美课。 (4)早读按照模板要求进行。 (5)出试卷要进行保密,按照模板进行。 3、关于中小学文字评估任务。 4、阅读节的活动跟进。 5、数学四校联动,二四年级老师配合。 第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围绕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散文诗《荷叶圆圆》和科普童话《要下雨了》3篇课文。三篇课文不仅体裁不同,而且题材丰富。两首古诗描绘了夏天小池的美景以及景中可爱的娃娃,属于写实类描写;《荷叶圆圆》延续《小池》的荷塘主题,把“蜻蜓立”这一美好形象迁移到了荷叶的很多伙伴,用充满想象的笔触丰富了荷塘的审美意境。这两篇课文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最后一篇《要下雨了》笔锋一转,用科普童话的方式关注夏天来去匆匆的雷雨天气前小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三篇课文由短及长,从古到今,不断构筑孩子心中的夏天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与课文的联系非常紧密。“识字加油站”用词串的方式介绍了夏天,“日积月累”中的4句天气谚语都与“下雨”有关,“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夏夜多美》延续了童话体裁,传承了大自然动植物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谐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达成教材与园地的互相沟通与融合,同时要适当拓展夏日的主题,丰富夏日的意象。 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上关注“双线并进”,仔细关注课后的练习,也许能发现本单元隐藏着一条重要的语文要素“用各种方式来理解词语,丰富词语教学”。一年级的字词教学是重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生字教学中,《要下雨了》这一课的生字是最有规律的,出现了很多语气词。教师可以归类教学。从一上到一下,识字教学慢慢向词语教学过渡。教师可以关注课后练习及课文批注给予我们的信息。第一课《古诗二首》课后的词语练习与之前的课文相同,重在扩词,重在积累。但是古诗的理解本身是要依托一些关键词的,例如“不解”“一道”“晴柔”等,需要借助插图,前后语境加以理解。第二课《荷叶圆圆》中课后练习2请学生连线,其中“停机坪”“歌台”“摇篮”“凉伞”四个词语都是比喻句中的喻体,需要结合语境加以理解。第三课《要下雨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中第6自然段旁边有一个批注“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闷’的意思”,这个批注向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讯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本课的课后练习3提供了检查字词的情境图,这张图片表面上是形式的变换,其实正在实现与二上教材结合关键字词复述课文的衔接。二上有多篇教材课后都出现相关的练习“抓住关键词句复述”,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玲玲的画》等。本课的练习也可以作为首次尝试,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讲讲小白兔的故事,分层体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整地讲,能力弱一点的可以讲其中某一段。《语文园地六》的“识字加油站”更是基于前期词语归类出现的提升,它以词串韵文的方式,呈现了夏天的特点。只有把每一行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思考,才能小结出这一类。因此,结合本单元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核心要素非常凸显。 此外,本单元的学习中还要关注以下几点:1.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适合朗读。古诗重在读出节奏,《荷叶圆圆》要读出想象的新奇,在反复的段落中略体现出变化,《要下雨了》应关注分角色对话,读好不同的问和答的语气。2.背诵。单元的前两篇都是背诵篇目,教师要把背诵的方法指导渗透在教学中。3.表达。本单元后两篇课文都提出了句式的模仿,“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除此以外,《荷叶圆圆》是一篇非常适合读仿结合的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