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2023年秋季心理健康专题线上家长会方案

发布日期:2023-09-15 13:00

2023年秋季心理健康专题线上家长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引导家长通过科学正确的方法处理亲子关系,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避免引发激烈的冲突,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何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二、活动时间

9月14日  周四19:00-19:30 。

三、活动主题:

用爱浇灌,守望未来

四、主题内容:

(一)适应新学期,提升学习力

1、在家营造“收心”学习环境。

(1)做孩子的榜样,家长也需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娱乐方式。

(2)“鸡”娃的同时,也需“鸡”自己,营造学习氛围。

(3)减少催促,增加鼓励。【孩子的努力需要被看见】

(4)协助孩子制定周末及假期一日作息表,家长及时给予反馈,监督孩子的落实情况。(原则:要事先行、劳逸结合、作息规律)

(5)针对六年级和初三毕业班的孩子,家长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在沟通中减少谈“学习”的话题,更多“闲聊”促进亲子关系,助力顺利毕业。

2、在校寻找校园的美好。

   针对一年级和初一入学和转学的新生,可能存在适应不良情况。当孩子抱怨时,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助孩子寻找校园的美好。当孩子感觉愉悦的时候,会做得更好。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谈学习。

【错误做法:你不用管有没有人跟你玩,你只要认真学习就好了。正确做法:关注孩子的感受,必要时给予孩子帮助。】

3、帮助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对课堂的兴趣。

【错误做法:随意跟孩子抱怨、指责老师的做法。正确做法:对老师的做法感到疑惑时及时与老师私下沟通解决,帮助孩子了解老师。】

4、提高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低龄段孩子学习动力主要由外驱力驱动,高龄段孩子学习动力逐渐由外驱力转为内驱力,例如对知识感兴趣,对理想的追求。在教育中,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尤为重要,切勿用打压式的教育磨灭孩子对学习的热情。研究表明,外部奖励会降低孩子完成任务的内部动机,他们会认为完成任务是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不是因为他们享受活喜欢做这件事(内部动机)。因此,在奖励时,可以用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

(二)共同落实五育并举,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以德育心: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例如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待人有礼、乐观、自信、坚韧的品质。

以智慧心:在发展孩子智力时,应侧重对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创造力也越高。同时,创造力发展越充分,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重视发展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非智力因素,例如学习兴趣、习惯、动机、情绪智力等。良好的学业表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以体强心:重视孩子体育锻炼。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责任担当。孩子通过体育运动,不仅习得各项运动技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提升身体自尊、强化自我概念。例如带着孩子一起锻炼,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孩子把自律变成习惯。

以美润心:马斯洛认为,审美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它能使人不断获得最美好的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就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美育具有潜在的积极心理学价值。研究发现,艺术展览等艺术媒介在改善精神疾病和心理创伤方面,作用和潜力巨大。(Ryan,B。2015)

以劳健心:孩子在劳动中可以获得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积极心理品质,锻炼意志,从而获得受益终生的心理资本。

 

(三)4T原则,科学对话

          Tune in:共情关注【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即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但不需要事无巨细地评论。核心目的就是“父母的回应”,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1.观察;2.理解;3.行动。】

          Talk more:充分交流【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话语,交流的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它们的使用方式。】

          Take turns:轮流谈话【讲求的亲子互动中的“你来我往”。无论是父母发起的互动,还是父母正在回应孩子发起的互动,成功的关键都在于父母必须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比如多问“怎么办”和“为什么”,开放式问题能够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

          Turn it off:关掉电子设备【陪孩子时,父母关闭电子产品。陪伴不是陪着,陪伴强调质量,而非时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家长无法做到完美,孩子也不需要完美的家长。在教育中我们难免会犯错,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真诚地道歉修复彼此的关系。

道歉三步骤:

承认【对不起/很抱歉,刚才妈妈犯了一个错误......】

和好【你可以原谅我吗?】

解决【你希望我用什么方法弥补这件事?你希望我以后怎么做会更好?】

在沟通中学会承认错误和示弱,有助于关系的修复,同时也为孩子树立了沟通的榜样。孩子习得的沟通模式会复刻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上。

(四)心理求助,呵护成长

1、破除病耻感,学会积极求助。

2、及时发现问题,尽早科学求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抑郁、焦虑、攻击行为、退缩、违纪行为和躯体化。

   初中生的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检出率排在前三位,检出率整体上随年级而增加,焦虑尤为明显。

六年级和初三毕业班的学业压力较大,家长应尤为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3、求助渠道

 

广州精神心理科推荐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州市儿童医院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华侨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非公办医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

    省内唯一一家省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省政府指定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唯一复核单位。

4、推荐书籍、讲座

书籍:正面管教系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适度养育》

讲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周亮教授主讲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家长应对策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指南》

 

                      花广金狮学校德育处

                               2023910


image.png1694754214380.png


广州市花都区花广金狮学校
联系电话:020-86988612
学校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金狮大道东正阳路铺头园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