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说明性文章”为主题,包括《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这几大部分。
(二)语文要素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围绕这一要素,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类型,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太阳》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松鼠》语言活泼,描述生动,作者抓住松鼠的主要特点,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习性等。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两篇课文都是优秀的说明文,每篇课文的说明对象特点明晰,使用的说明方法非常典型,对同学们认识说明文、学习使用说明方法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两篇课文的课后题都与习作要求紧密联系,为单元习作作准备。学习本单元要理清本单元基本的语文要素,紧扣学习重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课文中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方法,进而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能通过交流分享,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驯良”等新词。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利用多种框架图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4.通过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应聘“动物科普员”】
【任务一:个人展示,检测课前预习情况,学会整理信息。】
(一)字理识字,板书“松鼠”。
(板书:松鼠,讲解“鼠”这一生字,强调易错点。)
(二)小组PK,检查预习。
正确读出松鼠身上的词语,领养专属于自己小组的可爱松鼠。
(三)结合课前预习个性框架图及学习任务单,二人小组交流从文中、课外获取的相关信息。
(四)个人展示各自预习成果,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
【任务二:品味语言艺术,体会作者情感。】
(一)细读第一段,品味语言艺术,学习写作技巧。
(二)通过对比,区分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
PPT出示课文中介绍松鼠外形特点的句子和课后第二题例句。学生对比思考:例句和课文在介绍松鼠外貌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批注。
教师小结。
【任务三:品味语言艺术,链接习作例文。】
细读松鼠的生活习性,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