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分别描写了母爱、父爱和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同方式。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这一人文主题,整合单元教学资源,以语文要素作为核心发展目标,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这篇课文除了让我们感受到“舐犊情深”这一人文主题外,还需要我们落实“抓住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去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这一语文要素。尤其是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成为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这三个镜头值得细读、细品。
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感受“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
(一)梳理故事
出示课前预学单,让学生填空,重点理解“鼻子一酸”一词,引导学生通过这个词想象画面,谈谈自己对“酸”的理解。
这个板块的教学中,我首先用预学单巧妙地浓缩了课文情节,用填空的方式理清文章主要情节,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二)巧设活动
1.让学生自己试着找一找,然后小组内讨论,如何寻找拍摄场景,试着说清拍摄过程,在拍摄细节处可做批注。紧接着,请小组同学进行汇报,描述自己要拍摄的场景,
2.启发学生发现这这段文字的特别之处:“我的母亲”一共出现了三次。
3.按照常理,“我的母亲”出现一次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这样叠加重复?通过对比这两句话,让学生体会句子的特别之处。
4.启发学生回想文中的场景。
5.思考:为什么要用慢镜头来描写母亲的神情呢?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范读课文,从听到读,让学生慢慢体会,慢慢想象句子呈现的画面。
6.体会四个“立刻”的含义。通过对比,学生能说出因为四个“立刻”就是一个排比句,排比句能更加突出母亲的动作之快。
(三)迁移情感
教师总结: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很有可能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是怎样一个场景呢?拿出纸笔用一个特写镜头,写下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来表达对父母的深情吧!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书籍梁晓声的《母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
2.根据本文所学,试着仿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