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周次 |
第11周 |
日期 |
11月8日 |
地点 |
办公室 |
记录人 |
钟惠文 |
|||
出席人签名 |
卞智敏、庄彩英、刘姗、钟惠文、曾浪妙 |
|||||||||
活动主题 |
《第五单元》集备及常规工作 |
缺席人 |
无 |
中心发言人 |
钟惠文 |
|||||
活动 记录 |
一、常规工作: (一)王雯婷老师公开课《自主识字 同步阅读》各备组评课 王老师自评:由于刚接触自主识字,经验不足,对流程不太熟悉,只能选取其中一些部分把教方法和实际操作放在一起。流程比较顺畅,学生状态不太好,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状态,也学习如何上得更好,提升学的识字量。 三年级: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折读、比赛读、开火车读;效果没有达成目标,可以给孩子一个任务,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短文可以不讲、不读,只折词语。 一年级:流程较好,容量上可以有所删减;用对应的词卡和文章会更好;有拼音基础,可以带动学生识字;推动家长积极配合识字。 四年级:识字的有效性还未达到,部分学生不会读;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看、去记;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去识记生字;示范发音时可以更加准确;小组合作不够明确。 五六年级:情境创设非常好,要多夸一夸孩子,给剩下没展示的小组机会展示;同步阅读可以师生合作,加强配合。 邓主任:建议实在地进行认字,部分不熟悉的还要再加强;家长配合,形成个性化作业;最后闯关识字。
(二)工作安排 1.生字词听写整体有所提升,再接再厉。 2.经典诵读较差,拿A的较少,晚读可以抽一节读背经典诵读。 3.二次备课有板块、有调整、有提升。 4.16周集团检查: (1)日清单要有分层作业:A拓展 B拔高 C 全面普及 (2)个性化作业 (3)下周教研:新课标学习建议:要交线上心得体会200字。 5.除了识字课,全部用任务型学习单。 6.下周三期中考。 7.参加线上公开课。
一.《第五单元》集备研讨内容 钟惠文: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凸显看问题要全面;《寒号鸟》凸显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我要的是葫芦》凸显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目标有以下五点:1、认识3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分写21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3、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4、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5、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我认为教学重难点应有以下几点: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意思。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5、背诵积累古诗《江雪》。6、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刘珊:我觉得“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例如,《寒号鸟》一课,借助课后第二题,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通过课后第二题句子的对比朗读,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反问句或陈述句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通过仿说联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庄彩英: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只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一定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起来,绽放出创造性的火花,让人惊喜!《坐井观天》我觉得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的,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了读书。 曾浪妙:《坐井观天》可以设计一个拓展延伸,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们借助多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围绕“青蛙跳出井口会怎么样呢”等问题,采用小组内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让每组学生在一个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促使学生的知、能、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以此总结升华,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一次体现其个性魅力,将课堂上的知识内化,并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完成了一个以知育情、以情促知的拓展过程。 卞智敏: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我觉得《我要的是葫芦》可以在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增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教学所悟,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炼。我觉得在教学时,语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强,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不断地钻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