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5周五年级集备记录

发布日期:2023-12-30 12:21

本单元的导语四时景物皆成趣四时景物可以理解为一年四季的景物,也包含着景物的四季变化。皆成趣,需要观察者观察景物或者读书者读书的时候去感受、去思考,感知到大自然景物的变化,感知到大自然景物变化的新奇特点,产生美好的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无限的美好遐想。所以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四季之美这一主题来编排。

本单元的选文由《古诗三首》(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体现不同景物的美。选编这四篇文章不仅仅是了解景物之美。更重要的是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及表达训练要素: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在实现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时,还应注意两点:

1.静中有动,动静交融

在本单元的选文中,关于景物的静态、动态描写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两者相互融合,静态的事物动态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交融。如:《鸟的天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到这棵榕树的生命力,作者不仅写出了榕树的静态,而且照耀颤动这些词又让人感到静中有动。

2.景中生情,情景交融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主要是描写景物的文章,但并非纯粹写景,而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学生在阅读时绝不是简单地认知到哪些描写写的是静态,哪些描写写的是动态,而是要体会这些描写表达出了怎样的情趣,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如:三首古诗,诗人都是寄情于景;《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写榕树,“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内心饱含着榕树美——南国美——祖国山河美的激烈感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有了对阅读训练要素的细致分析,再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选文内容的共性特点,就可以尝试将方向性的、笼统的要素,细化为可操作、可表现、可评价的具体单元阅读学习目标。

四个板块的课时划分如下:

1课时聚焦板块一、板块二的学习任务,自主阅读批注在课上未能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2-8课时聚焦板块三的学习任务,其中《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各两课时,《月迹》一课时。语文园地的内容学习融入课文学习过程中。

9-10课时聚焦板块四的学习任务,习作两课时。


广州市花都区花广金狮学校
联系电话:020-86988612
学校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金狮大道东正阳路铺头园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