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内容 |
9.枫树上的喜鹊(第一课时) |
|||||||
周次 |
第七周 |
日期 |
4月2日 |
地点 |
A309 |
记录人 |
钟惠文 |
|
备课组 |
二年级 |
中心 发言人 |
钟惠文 |
缺席人 |
无 |
|||
教学环节设置 |
一、检测预习,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汇报展示,总结提悟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结合板书,回顾文本 |
|||||||
学习任务安排 |
【学习任务一】通读全文,认读生字。 1.听课文朗读,自由读,读准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自主思考识字方法。 3.小组合作,多种方式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动作识记、经验识记等)。 4.小组选代表分享识字方法、师点拨。 【学习任务二】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读课文,再自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重点指导读准“绿荫”、“遮蔽”两个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遮蔽”的意思。通过“我很喜欢它”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
|||||||
小组合作推进 |
分组讨论:课文中“我”是怎么称呼喜鹊和她的孩子的?为什么这样称呼呢?汇报交流成果。 1、先自主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3、组长汇总,筛选; 4、汇报。 |
|||||||
作业练习 |
1、复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 2、预习5-12自然段,思考: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
|||||||
附集备照片: 庄彩英:失分点第一题的用斜线划去错误读音,并改正这一题失分较多,学生对鼹鼠的“鼹”拼音写错较多几乎都错了,拼音掌握的不扎实,最后一题的看图写话,学生写话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或者拼音写错,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 刘姗:失分点 第一题的拼音错误很多,有的同学能找出错误的读音却写不出正确的读音,拼音运用能力较差。其他题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最后一题的看图写话,存在字数较少、错别字、错误拼音的问题,还有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卞智敏:失分点 第一题的用斜线划去错误读音,并改正这一题失分较高,多数同学都在本题丢分,拼音的学习不够扎实! 最后一题的看图写话,语句不够通顺,错误生字他较多! 曾浪妙:失分点:(1)第五题的比一比填一填中,有三个同学理解错题目,直接全错8分。 (2)第一题划去不正确的读音,再改正,在改正这一块错了大部分同学。 钟惠文:失分点在于第一题,较多学生不能正确写出拼音,个别不能区分前后鼻音;第三题除去部首部分,几位学生把除去部分写出来了,未能理解题目意思;写话有两位学生未写完,大部分学生存在错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