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科组二年级集备会议纪要(第九周)

发布日期:2024-04-25 11:53

花广金狮学校小学部备课组集备会议纪要

集备内容

12.亡羊补牢(第一课时)

周次

9周

日期

4月16  日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卞智敏

备课组

二年级语文组

中心

发言人

卞智敏

缺席人

曾浪妙事假

教学环节设置

一、理解题目

1.板书故事题目。提问:哪些字你一看就懂

二次研课:设计意图:为什么要问呢?对象是二年级,本寓是言选自《战国策》,讲兵家的战略、计策,《亡羊补牢》是给君王出谋划策用的!

预设:羊,羊是老百姓养的山羊。

其他三个字的意思你能猜出来吗?(可以请孩子故意猜错)

预设:“补”是修补的意思。

2.教学生字:先教“亡”,再教“牢”

①先教书写

②再组词

③求证

亡:组词(死亡)

牢:坐牢、牢房、牢固。

二次研课:这里可以先将错就错!

设计意图:古今异义。

牢的本义:圈养牛羊牲口的地方。

3.理解“亡”和“牢”

1)朗读D1自然段

小朋友们,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亡”和“牢”是什么意思呢?先不着急,我们先来朗读D1自然段。

2)提取信息,理解字词。

——这一段中,哪个词非常接近“亡”的意思呢?

预设答案:少,其实就是羊丢了。

——小朋友们,哪个部分的描写非常接近“牢”的意思呢?

预设答案:羊圈。

——我们试着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次研课:预设答案:少(丢)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这个故事就叫亡羊补牢。

二、学故事细节——复述故事(抓住起因、经过、结果)

1.自由读,自由圈画批注:总共有几次写到丢羊的事?(3次)

2.课件展示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少了一只的时候,这个人发现了吗?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为什么又少了一只?不听劝。为什么再也没丢过呢,因为放羊人修补了羊圈。

起因经过结果少了一只又少了一只再也没丢过发现了窟窿不听劝修补了羊圈

二次研课:操作步骤:空表出现,依次点击伴随讲解。事先做好表格,不要让学生乱填表。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问答,梳理故事。

3.概述故事

常见的支架方式:问题、表格、图例、活动、实验支架……所有的辅助都叫支架。

设计意图:先了解亡羊补牢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问答梳理故事内容,问答结果做了可视化呈现。

4.学起因

1)朗读D1自然段,对照“原来”找原因

原来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设计意图:原来是路标,聚焦原因。

2)如果是你看到了窟窿,你会补吗?

预设:补。

3)文中的人补了么?

师:一旦你补了,就是“亡羊补牢”。但文中的人却没有补,他是怎么想的呢?

预设: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修了也没用,还修羊圈干什么?

5.学经过

1)街坊是怎么劝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次研课:课后第二题抽取回放字词朗读(比较朗读)

街坊的心情怎么样?特别着急。哪个词能体现出着急?——赶紧。

把赶紧抽出来读,没那么急。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

再把赶紧放进去读,能看出着急。 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

2)他认为修不修?

二次研课:3)不管是邻居也好,放羊人也好,一直盯着什么在讨论?窟窿

小朋友们,请再思考,窟窿是真正的原因吗?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预设:导致他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狼。狼才是真正的原因!

6.学结果(好)

1)读第5段。

2)这个故事有了一个怎样的结果?好结果是怎么来的呢?

①后悔得来的

②想来的(思考)

③修得结结实实(付出行动)

——小朋友们,他悔的是什么?预设:不听劝、没有及时修、羊又丢了、有损失……

——他想的是什么呢?现在修还不晚。如果不修,还会继续丢羊。

小朋友,什么叫不晚?

预设答案:最多丢几只啊,两只。说不晚,其实也晚了。但是想要不继续丢,你得想想你要做什么。要及时止损。

这个人在后悔中思考,在行动中解决问题,而且他针对的是最关键的问题,有狼啊,所以才要把羊圈要修得结结实实啊!

二次研课:创设情境:这次考试不好——下次我不粗心(和故事中一样,只看到了窟窿),我们应该看到窟窿后面的狼,所以为了下次考试,我们应该把知识学得扎扎实实。

 

 

学习任务安排

【学习任务一】书写“亡、牢”

【学习任务二】

起因经过结果少了一只又少了一只再也没丢过发现了窟窿不听劝修补了羊圈

 

【学习任务三】交流“亡羊补牢”事例

 

小组合作推进

完成任务二表格的填写

 

 

 

作业练习

完成生字的书写

附集备照片:

 

 

 


广州市花都区花广金狮学校
联系电话:020-86988612
学校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金狮大道东正阳路铺头园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