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内容 |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
|||||||
周次 |
第9 周 |
日期 |
4月 17日 |
地点 |
A209 |
记录人 |
罗敏如 |
|
备课组 |
一年级数学组 |
中心 发言人 |
麦天凤 |
缺席人 |
无 |
|||
教学环节设置 |
一、导入 利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什么时候会用到人民币呢?使他们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并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二、议和展 (一)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1.让学生互相探讨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想想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 2.小结:综合以上同学所讲的可以从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分辨。 3.认识完人民币后马上进行检测。 (二)对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1.让学生讨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2.小结:可以按单位不同(元、角、分)或者材质不同(纸币、硬币)来分。特别提醒人民币的单位不是钱而是元、角、分。 罗老师建议:在认识完人民币后,关于这三个单位的大小比较要提及下,可以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准备。另外,在说到按什么材质分的时候,师可以解释下什么叫做材质,这样学生更容易明白。 三、练习 1.写出图片上的钱数(单位相同的累加) 2.圈出买物品需要付的钱数? 四、让学生谈谈今天的收获。最后问学生是如何安排自己的零花钱,是否有存钱的习惯呢?引导学生了解要合理花钱。 五、加入1道提升题目,如果时间充裕就讲,时间不够就不讲。题目是关于元和角之间的转换,这样可以过渡到下一节课进率的内容。 谢老师: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让孩子们观察、触摸,并尝试辨认不同的面值和单位。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加深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识。例如,可以组织一个“小小商店”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扮演卖家和买家,进行商品的买卖和交易,从而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人民币。 杨老师:本课前景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货币的意义,灌输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具体教学时要依托学具(模拟人民币),组织有效的小组探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解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积累认知经验。另外可增加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接触和观察(看、摸、找)等方式,辨认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在趣味活动中达到巩固效果。 |
|||||||
学习任务安排 |
1、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2、这些人民币怎样分类? |
|||||||
小组合作推进 |
任务1: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桌听。 思考: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任务2:这些人民币怎样分类? 1.和你同桌将人民币分类。 思考:为什么这样分? |
|||||||
作业练习 |
1、教材P57 练习十二 第1题 2、教材P53 做一做 第1题。 |
|||||||
附集备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