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五 年级 数学 科
开心练习质量分析
一、考试结果分析 班级:501
参加考试人数 |
总分 |
平均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优秀 (人数) |
优秀率% |
及格(人数) |
及格率% |
低分 (人数) |
低分率% |
|||||
30 |
2782 |
92.73 |
26 |
87 |
30 |
100 |
0 |
0 |
100 |
78 |
二、各题答题情况分析
题 号 |
正答率(或难度) |
常见或典型错误 (要有具体例子) |
原因分析 (教与学方面) |
教学建议 |
一 |
92.4% |
4、在○里填上“>”、“<”、或“=”。 0.98×7.3○1.01×7.3 6.21÷1○6.2÷0.1 |
灵活运用 1、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由于交换了引述的位置,学生就有点分不清把哪个数和1进行大小比较。 2、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除数小于1.商比被除数大 |
多做类似调换因数位置的来比较大小的练习,以便达到灵活运用。 |
二 |
96% |
5、有两个小数a和b,a、b都小于1,它们的积一定小于a也一定小于b. |
不能灵活运用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由于a<0,b<0,所以ab<a,ab<b. |
多做此类练习,以便达到灵活熟练地运用,也能更方便的进行验算。 |
三 |
87.33% |
5、9.9乘一个小数,积一定() A、小于9.9 B、大于9.9 C、无法判断 |
选择题第五题错误较多。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动认为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数,忘了小数也可以大于1。 |
丰富小数的认识 |
四 |
93.78% |
1、 怎样简便怎样算 1.4+8.6×3.5 3.2×101 |
在1.4+8.6×3.5的简便计算中,会有个别学生“无中生有”,强行加一个小括号,变成(1.4+8.6)×3.5,没有任何根据的改变了原本的计算顺序。 |
在此强调,先乘除后加减,给算式做出任何改变是一定要有根有据。 |
五 |
95.56% |
无 |
||
六 |
91.13% |
2、某公司在电视台黄金档插播一条30秒的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每天播出一次,连续一周共付人民币35.7万元,平均每天每秒要多少万元? |
部分同学只算平均分成每天,如:35.7÷7,忽视了每天要播放30秒。而原本的题意是是求每秒的单价,可用总价÷总时间=单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时间要算出一周播放的总时长是7×30=210(秒),再用35,7÷210,即可求出广告每秒的单价 |
对于除法的意义平均分的理解不够透彻。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对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的含义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可用笔标出名称。 |
三、试题命题质量分析表
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符合程度 |
符合( √ ) |
易中难 情况 |
偏难( ) |
区分度 |
较好( √ ) |
|
基本符合( ) |
适中( √ ) |
一般( ) |
||||
不符合( ) |
偏易( ) |
较差( ) |
||||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简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评价标准》的状况(是否贯彻?如是,如何贯彻?如否,原因是:) |
是,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评价标准》,能分析课本中的重难点,抓住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 |
|||||
题型设计特点 |
题型形式多样化,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
|||||
试题命题优点 |
题目简洁明了,紧跟课本内容。 |
|||||
试题错漏情况 |
无 |
|||||
命题存在问题 |
无 |
|||||
命题改进意见 |
无 |
|||||
试题命题综合评价 |
(优、良、中、差) |
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