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内容 |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
|||||||
周次 |
第十四周 |
日期 |
5月22日 |
地点 |
A209 |
记录人 |
谢玉梅 |
|
备课组 |
一年级数学组 |
中心 发言人 |
杨晨 |
缺席人 |
无 |
|||
教学环节设置 |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算习题 2、思考:你是怎样口算37-3和15-8的呢?要引导学生说清楚算法和算理,进一步感知“相同数位相减”和“退位”的道理。 二、议 1.课件出示教材P70例2。思考:图中的信息和所给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信息和问题“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了8个,还剩多少个?”可以列出算式:36-8=,复习中的86-4会计算,那36-8会计算吗?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三、展 1. 任务一:摆一摆。借助小棒,理解算理。观察小棒,思考6 根减8根不够减,怎么办?(6减8不够减怎么办是这节课的难点,后面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说清楚) 2.任务二:可以口算出36-8的结果吗?引导学生充分地交流,并结合小棒的数量进行汇报。(借助小棒,拿出3捆和6根,6根减8根不够减,要从成捆的里面拿出一捆打开再减,打开之后可以怎么减呢?引导小组进行讨论。)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将8分成6和2,先算36-6=30,再算30-2=28。 方法二:将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 方法三:将36分成26和10,先算10-8=2,再算26+2=28。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整理并板书:
(体现算法的多样性,讲解时要细致,并讲一下圈一圈的方法。) 四、练 1.完成教材P70“做一做”第1题。 注意引导学生对照小棒直观图,先在图中圈一圈,整理口算过程,再算出得数。 2.完成教材P70“做一做”第2题。 注意:此处没有小棒直观图,但是有了前面探究经验的积累,学生会想到从十位上退1,即30分成20和10,先算10-6=4,再算20+4=24。 五、测 1. 完成教材P71“练习十五”第5题。 |
|||||||
学习任务安排 |
任务1:摆一摆。借助小棒,理解算理。观察小棒,思考:6根减8根不够减,怎么办? 任务2:口算出36-8的结果,引导学生充分地交流,并结合小棒的数量进行汇报。 麦老师: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难,教学的方法多样,可以教学生口绝便于记忆。第一种平十法其实就是连减,先把36个位上的6减掉,再减剩下的2。第二种借十法,36的6不够减8,向十位借1当10,就变成16来减8,一减一加算得数。第三种是破十法,拆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还要注意圈一圈,减法用虚线圈,连减的时候要分开圈。 谢老师:教学这节课时,教师要强调退位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退位的概念,即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需要向十位借位。这是退位减法的核心,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点。利用小棒等实进行演示:教师可以利用小棒等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退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罗老师:教学退位时候,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通过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去理解算理,边摆边说算理,边写过程,从而加深理解算理的过程。学生在操作时会有点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学生。 |
|||||||
小组合作推进 |
任务1:学生动手操作,并讨论交流,请同学上台展示。 任务2:同桌合作,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然后动手写一写,最后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写的,并说说思路。 |
|||||||
作业练习 |
1.完成教材P70“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P70“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P71“练习十五”第5题。 |
|||||||
附集备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