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内容 |
《找规律》 |
|||||||
周次 |
第十五周 |
日期 |
5月29日 |
地点 |
A209 |
记录人 |
杨晨 |
|
备课组 |
一年级数学组 |
中心 发言人 |
谢玉梅 |
缺席人 |
无 |
|||
教学环节设置 |
一、激趣引入 男:1763945235 女:1313131313 男女比赛,看谁记得又对又快?(强调有规律排列的数字便于记忆。) 二、议 1.课件出示教材P83例1。思考: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寻找彩旗、彩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重复部分,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圈的。)
三、展 1. 任务一:互相说一说彩花、灯笼、小朋友是怎样排列的,并圈一圈。(引导学生知道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2.任务二: (1)观察小鸡的排列规律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与前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同桌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同时指出:虽然图形和数字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共同的规律。) 四、练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第1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与数字表示的共同规律) 2.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科书P84“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利用规律。) (1)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 (2)指名学生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五、测 1.完成课本第87页第1题。 2.完成课本第87页第3题。 麦老师:例2主要是结合直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这里,数字的规律是循环排列的,并且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虽然图形和数字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进而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并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 杨老师:学生对于规矩已经有初步的感知基础,本节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重视学生的需要表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找到的规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上要注重多让学生去说。另外在“议”的环节,要结合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明白有规律的排列是指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并且要至少重复出现3次才可以。 罗老师:建议:83页做一做第1题,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我会让学生先讨论涂色,接着问学生怎样才能找到规律,需要多少组才能体现出有规律的排列,师强调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才可以,我会教学生一个图形一个颜色排序,比如红黄红黄,这样就能保证至少有3组以上重复了,出现其他规律排列也应该给予鼓励。 |
|||||||
学习任务安排 |
任务1:同桌合作 (1)互相说一说彩花、灯笼、小朋友是怎样排列的。 (2)并圈一圈。 任务2: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
|||||||
小组合作推进 |
任务1: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请中下水平的学生作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任务2:同桌合作,找一找再互相说一说,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用数字记录下来。最后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写的,并说说思路。 |
|||||||
作业练习 |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P87“练习十九”第2题。 |
|||||||
附集备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