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备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
2024年9月25日第 四周星期二中午 |
地点 |
五楼教研室 |
||||||
参加人员 (签到) |
李丽萍、张瑞、潘方明、周辰悦、毕丽君 |
记录人 |
潘方明 |
||||||
中心议题 |
《漫画老师》习作教学 |
发言人 |
潘方明 |
||||||
上周计划完成情况 |
星期 |
课程安排 |
完成情况 |
作业设计 |
完成情况 |
其他安排 |
完成情况 |
||
日 |
|||||||||
一 |
|||||||||
二 |
|||||||||
三 |
《珍珠鸟》 |
优 |
《黄冈》配套练习 |
优 |
|||||
四 |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
优 |
完成习作 |
优 |
|||||
五 |
语文园地 |
优 |
《黄冈》配套练习 |
优 |
|||||
教学周计划 (第4周) |
星期 |
课程安排 |
作业设计 |
其他安排 |
|||||
日 |
|||||||||
一 |
《搭石》 |
《黄冈》配套练习 |
|||||||
二 |
《将相和》 |
《黄冈》配套练习 |
|||||||
三 |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
《黄冈》配套练习 |
|||||||
四 |
《冀中地道战》 |
《黄冈》配套练习 |
|||||||
五 |
《“漫画“老师》 |
完成习作 |
|||||||
学生学情分析 与 应对策略 |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写过人物习作,本次习作有具体要求,用文字给可爱的老师画像,特别强调选择一两件事事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
||||||||
教学内容 与 方法探讨 |
一、教学内容: 《“漫画”老师》不仅是一篇简单的作文,更是学生们用文字描绘老师个性、表达师生情感的一次珍贵机会。因此,教学流程的设计需紧扣“观察、理解、表达”三个核心环节。 1. 观察:在正式写作前,应引导学生们细心观察自己选择的老师,从外貌特征、习惯动作到性格特点,甚至是课堂上的小细节,都要成为学生们笔下的素材。 2. 理解:观察之后,更重要的是理解。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老师的言行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情感。比如,老师的严厉背后可能是对学生的高期望,幽默的言辞则可能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从表面走向深入,为文章增添情感深度。 3. 表达最后是表达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老师的形象“漫画化”,让文字生动有趣。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确保文章既有创意又不失严谨。二、方法探讨 1. 教师写“下水文” 教师先行撰写“下水文”不仅是给学生做示范,更是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亲自实践,教师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写作的难点与乐趣,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2.语言的建构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运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句子接龙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流畅、幽默地表达。特别是针对《“漫画”老师》这样的习作,幽默感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的作品更加鲜活、有趣。 3. 语言的表现力 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不仅包括词汇的选择和句式的变化,更包括情感的投入和细节的刻画。一篇优秀的《“漫画”老师》习作,应当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看到了那位老师的鲜活形象,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师生情谊。 |
||||||||
教学案设计 与 交流 |
1.全班交流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的特点,从学生的交流中选择一位老师,以此为例明确如何写。 2.引导学生选择典型事例,写出老师的特点。 3.指导学生利用关键词,筛选突出事例:在以上事情中,哪些事能够突出英语老师"孩子气"这一特点呢?哪些不能呢? 4.提示学生聚焦典型事例,用它们来突出老师的特点。 |
||||||||
研讨成果与 建议 |
1.文化自信:用心观察身边的人,能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能感觉到其突出的特点。 2.语言运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身边人的特点。 3.思维能力:能从众多事例中选出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写作对象的特点。 4.审美创造:能恰当地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写作对象的突出特点描绘出来。 5.思政元素:通过学习认真观察周围人相关特点,可以大致写出写作对象的特点,能发现其与众不同。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人物的突出特点,挑选出典型的事件。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人物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
||||||||
活动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