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组(一年级)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
2024年10月15日 第七周星期二下午第七节 |
地点 |
104班 |
|||||
参加人员 (签到) |
孙楚运、潘群、赵明月(迟到)、钟惠文、卞智敏、庄彩英、欧阳晶晶 |
记录人 |
卞智敏 |
|||||
中心议题 |
《zcs》常规课教学 |
发言人 |
卞智敏 |
|||||
上周计划完成情况 |
星期 |
课程安排 |
完成情况 |
作业设计 |
完成情况 |
其他安排 |
完成情况 |
|
一 |
优 |
|||||||
二 |
《dtnl》第一课时 |
优 |
拼音本 |
优 |
||||
三 |
《dtnl》第二课时 |
良 |
黄冈 |
优 |
||||
四 |
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
优 |
黄冈 |
优 |
||||
五 |
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
优 |
黄冈 |
优 |
||||
六 |
复习一二单元 |
优 |
打印练习 |
优 |
||||
日 |
无 |
抄写音节 |
优 |
|||||
教学周计划 (第7周) |
星期 |
课程安排 |
作业设计 |
其他安排 |
||||
日 |
||||||||
一 |
《gkh》第一二课时 |
拼音本 |
||||||
二 |
《jqx》第一二课时 |
拼音本、黄冈 |
||||||
三 |
《zcs》第一二课时 |
拼音本 |
||||||
四 |
拼音本 |
|||||||
五 |
《zh ch sh r》第三课时 |
黄冈 |
||||||
六 |
||||||||
学生学情分析 与 应对策略 |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在说话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读准“字”“刺”“丝”的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初步感知z、c、s的读音。然后教师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特别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二、应对策略 (一)巩固字形,用顺口溜记忆 (二)创编故事,突破难点“每幅整合的情境图都包含着一个故事情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图画,看图说话,从中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将发展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增加理解性,加深记忆,夯实难点,增加趣味性
|
|||||||
教学内容 与 方法探讨 |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z、c、s”3个声母和“zi、ci、si”3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的情境图。身穿紫色衣服的大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母“z”,“紫”提示“z”的音,黑板上的“z”提示z的形。3只刺猬作者听讲,认真地练写字母z、c、s,“刺猬”的“刺”提示c的音,刺猬的样子提示c的形。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s的音,“丝”的样子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与单韵母a、e、u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u、韵母o组成的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ǐ、cì、sī。 方法探讨:1.在“森林学堂”的情境中学习声母z、c、s,能够读准音;通过编一编(儿歌)、摆一摆(字母)、扭一扭(“扭扭棒”),认清3个声母的形,并正确书写。 2.通过辨音活动和“转转杯”游戏,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好四声,并能够与声母z、c、s区分。 3.在拼音识字过程中感受汉语拼音的魅力,能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拼音。 |
|||||||
教学案设计 与 交流 |
(一)回顾旧知,解锁站点密码 师:森林学堂站到了,出站请解锁密码! 1.解锁第一个密码z(拼读连成“z”) 2.解锁第一个密码c(拼读连成“c”) 3.解锁第一个密码s(拼读连成“s”) 孙楚运:课始,教师可以创设“坐火车去森林王国”这一有趣且富有挑战的情境,让学生在闯关中复习巩固已学的三拼音和整体认读音节,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玩“扭扭棒”,学习z、c、s 1.看图说话,读准音。 (1)从森林课堂中找出zcs。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找出zcs (2)掌握发音方法读准zcs。 多方法练读,平舌音正音。看画面,读儿歌:大熊写字z、z、z,刺猬学习c、c、c,蚕宝宝吐丝s、s、s。 钟惠文: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在闯关中复习巩固已学的三拼音和整体认读音节。 2.借“扭扭棒”,记住形 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cs的样子吗? 预设:1.编儿歌。指名编,如:像个小2,zzz;半个圆圈,ccc;半个8字,sss。齐读,拍手读。2.用学习用品、身体部位摆一摆(口头说一说即可) 钟惠文增加环节:记住行可以使用“扭扭棒”,记住zcs的样子。(此处增加同桌的小组互动) 请用扭扭棒扭出一个z,(扭出一个c,扭出一个s)。 卞智敏:这一环节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导入zcs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接着,通过多种形式读准zcs,初步掌握平舌音的发音方法,加深学生对zcs读音的记忆。然后请学生运用已学方法,自主识记zcs的形,玩转“扭扭棒”,使原本枯燥的拼音学习变得充满色彩感和趣味性,学生对zcs的形的记忆也更为清晰。 (三)旋“转转杯”,认读zi、ci、si 1.遇见i,变身zi、ci、si z、c、s只要见到i,就会紧紧抱在一起,变身成为三个新的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2.做比较,区分z、c、s (1)样子不同。(2)发音不同。(3)辨音练习。 a.教师师范,指名读、抢读。 b.小组操练,开火车读。 (三)学写字母,描摹 1.回顾本课所学 欧阳晶晶:(1)观看微课,发现共同点:它们都占中格,都是一笔写成。 (2)自主练写,反馈展示。 找两份作业对比展示,先找优点再提建议。 增加环节:推荐人选,屏幕描摹。 由学生推荐写得好的小朋友到屏幕前,在“车厢”上书写。 五、课后作业 潘群:在以有的学习工具上,提高利用及个性化作业,除书写作业外增加课后作业和小伙伴玩一玩“转转杯”,认读zi、ci、si。
|
|||||||
研讨成果与 建议 |
1. 利用工具进行学生对zcs的形的记忆也更为清晰。这样充分尊重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使他们在玩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 课后作业可以反复利用制作的教学工具,充分发挥作用。 3. 拼音的书写可以利用燕儿飞的教学工具。 4. 整体认读音节是本课第一次接触,要做好读音的对比教学 |
|||||||
活动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