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应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以提高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另外,本班的学困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三、工作目标
(一)课堂管理目标
403班课堂呈现两极分化,整体偏沉闷,个别学生有极其活跃。
404班的课堂整体是比较积极主动的,只有极个别学生爱接话。那么那么主要目标就是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并引导个别学生做到遵守课堂纪律,尽量不要干扰他人。
(二)成绩目标
在缩小和同年级班的平均分差距的同时,尽可能将2个班的平均分提升1分左右
(具体目标最好是数据化的表达)
四、本学期重点工作
1、和学生融洽相处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应我的教学节奏。
2、针对个别极其活跃的学生,尝试用各种办法进行沟通,以便引导他们遵守课堂纪律。
3、本班的学困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五、具体策略与措施
(一)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二)培优工作
优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而言会高一点,所以培优工作会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通过每次几道题的挑战方式,分发任务,每周一查。
(三)辅差工作
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四)分层分类作业设计
基础题,主要针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知识的掌握。提高题主要针对中等同学,在掌握好基础的同时,提高一些难度,增加一些思维的碰撞。提升拓展题主要针对优秀学生,通过对拓展的联系,开拓学生思维能力,让他们不仅掌握书本内容,还对课外的内容也有自己的思考。
(五)师生、家校沟通工作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作为负责人的朱老师,我会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长或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六、具体安排
(一)培优辅差名单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四班数学培优辅差表
培优生 |
后续跟进 |
|||
成绩1 |
成绩2 |
成绩3 |
成绩4 |
|
林培韬 |
||||
陈铭馨 |
||||
吴润炜 |
||||
潘启铭 |
||||
侯伟祺 |
||||
杜建彤 |
||||
潜质生 |
后续跟进 |
|||
成绩1 |
成绩2 |
成绩3 |
成绩4 |
|
刘俊豪 |
||||
刘俊宇 |
||||
郑伊茹 |
||||
方佑安 |
||||
刘意涵 |
||||
陈子倪 |
备注:
(二)教学进度完成表
2024-2025学年度第 二 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第一周 |
9.2——9.6 |
大数的认识: |
第二周 |
9.9——9.14 (补课一天) |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及整万数的改写(1),将非万整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1), |
第三周 |
9.18——9.20 (中秋节) |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1) |
第四周 |
9.23——9.29 (补课一天) |
用计算器计算(1),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2), |
第五周 |
10.30——10.6 (放假一周) |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1), 角的度量(1) |
第六周 |
10.7——10.12 |
角的分类(1),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
第七周 |
10.14——10.18 |
三位数乘两位数: |
第八周 |
10.21——10.25 |
积的变化规律(1), |
第九周 |
10.28——11.1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解决问题(1) |
第十周 |
11.4——11.8 |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 |
第十一周 |
11.11——11.15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第十二周 |
11.18——11.22 |
四舍五入试商(2), |
第十三周 |
11.25——11.29 |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 |
第十四周 |
12.2——12.6 |
应用商的规律进行简算(1), |
第十五周 |
12.9——12.13 |
条形统计图(3) |
第十六周 |
12.16——12.20 |
烙饼问题(1), |
第十七周 |
12.23——12.27 |
总复习(1) |
第十八周 |
12.30——1.3 (元旦放假一天) |
总复习(2) |
第十九周 |
1.6——1.10 |
总复习(3) |
第二十周 |
1.13——1.17 |
期末考试 |
说明:教学工作计划依据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拟定,计划不要流于形式要体现可操作性、接地气,扎扎实实为提高老师们教学效率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