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 ——沏茶问题 | ||
教学内容 |
沏茶问题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情景图中展示出的信息和需解决的问题,来尝试自己安排时间。 2.通过对比,能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 |
|
教学重点 |
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
|
教学难点 |
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
|
课前准备 |
PPT课件、学习单 |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一、检测预习,激趣导入 1. 用“一边......一边......”把两件事连起来,思考完成顺序? 预设: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预设:一起完成或者同时完成。 2. 用一边......一边......”把两件事连起来,思考是否合理?应该怎么说? 预设1:我们一边刷牙一边洗脸。 预设2:洗脸刷牙都要用到一双手,不能同时完成,要分两次先后顺序完成。 预设3:我们要先刷牙再洗脸。 3. 揭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找数学信息 星期天上午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来做客了,你从图中能找到哪些信息? 预设: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帮忙烧水,沏茶,还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 2. 明确沏茶需要做的事情 (1)预设:烧水、洗茶杯、放茶叶、沏茶。 (2)明确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几件事?分别是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出示: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3. 定顺序 (1)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他想,要烧水,必须先做什么呢? 预设1:先接水。 预设2:不同意,应该先洗水壶,因为水壶会脏,要先洗干净。 预设3:依次让学生继续说再做什么。 (2)提反例,我沏茶打算洗了水壶就开始烧水行不行?(看情况而定) 预设:不行,还要先接水,没有水不能烧水。 (3)定顺序: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4)总结:我们做一件事情需要按照先后顺序来完成,所以我们需要先定顺序
三、汇报展示,总结提悟 1. 合作展示 小组合作设计沏茶方案,根据讨论结果,用准备好的图片摆一摆,你们的沏茶过程,用文字箭头的形式表示沏茶的先后顺序。再算一算需要多长时间? 预设1:所有的流程按顺序完成花费1+1+8+1+2+1=14分钟。 预设2:先洗水壶再接水再烧水,烧水的同时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最后沏茶,花费1+1+8+1=11(分)。 2. 选择最优方案 预设1:第二组,因为烧水的同时能干其他事情,这样能节省时间。 预设2:因为烧水是不需要我们人动手的,它自己烧,那这时我们自己就可以利用这8分钟同时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 预设3:这两种方案,第一种没有同时完成的事情,第二种有同时完成的事情的方案。第二种更节省时间) 小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定出先后顺序,还要思考是否有能同时完成的事情,这样更加的节省时间。 3. 算时间 烧水的同时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只需要算最长的烧水时间,洗茶杯和找茶叶的时间不需要重复计算:1+1+8+1=11(分)。 4. 流程图和最优方案 为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我们通常会给这些事情画上箭头,这就是流程图。那这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5. 总结:可以按照哪几个步骤来寻找最优方案? 预设:一定顺序、二找同时、三算时间 6. 拓展科普、联系生活、培养思维 寻找最优方案不仅是我们在找,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他发现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由此提出了优选法,形成了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分支运筹学。在生活其实还有其他很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时间,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小红感冒了,吃药后要赶快休息。她应如何合理安排左边表格所 列的事情 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降为温水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 下午爸爸要去办公室取资料,妈妈带着小明要去商场购物,他们一起从家出发,他们办完这些事回到家,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五、回顾文本,检测升华 变式练习:小明要做完这些事情,最少要多长时间?应该怎样安排这些事情的顺序呢? 洗碗收拾客厅拖地洗衣机洗衣服晾衣服5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3分钟
|
将数学和语文联系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家里来客人,为客人沏茶的生活情境,有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索简单的最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学会优化思想。
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
|
板书设计 | ||
合理安排时间 ——沏茶问题 1、定顺序 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洗茶杯、沏茶 2、找同时 3、算时间:1+1+8+1=11(分钟) | ||
作业布置 | ||
1. 黄冈的相关练习 2. 计算每日一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