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初二级 任课教师:黄依颖
考试班级(人数) |
均分 |
优秀率 (72分以上) |
及格率 |
最高分 |
最低分 |
B值 (教务处填) |
801(40人) |
59.3 |
7.5% |
75% |
79 |
42 |
|
803(41人) |
65.1 |
14.6% |
92.7% |
76 |
43 |
|
试 卷 分 析 |
从反馈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的细分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考试的态度还是比较端正,能认真答题。但是依然存在少部分学生考试时间没有把握好而出现答卷有空题的情况。 客观题整体难度不高,15题和18题丢分较严重。15题在审题中出现偏差,不理解“可变现资产”的意思,导致误以③为错误项。18题考查国家法律救济机关。这是书本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忽视了“国家”,直接选择了“法律援助中心”。 21题情景分析,判断较简单,理由比较细,801班的学生大部分能答到正确做法,但是理由不够深入。803班整体可以。22题(1)考察犯罪的基本特征,出现表述不规范以及不注意区分三个特征的区别,回答全部的问题。22题(2)多角度阐述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线,这道题考前模拟出现了相似的题目,学生大致能从多角度分析,不过不够深入,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做法。如:学校需要加强教育。但未能紧扣问题中对未成年的影响深入分析。23题为solo评价题,这道题三则材料表面联系不强,但其实层层递进。学生没能从材料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挖掘三段材料的联系。 |
|||||
学生 答题 分析 |
1、80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如犯罪的基本特征。重点知识点的背诵不熟练。 2、801班的学生语言表达水平不高,不能选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这跟基础知识不牢固也息息相关。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 3、学生考前都比较担心出solo评价类的题目。803班的同学担心自己写不好,801班同学担心自己不会写。 4、两个班的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加强。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5、培养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期中备考期间,对于两个班道法的优生辅导时间不够,主要是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在801班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通过抓背知识点,部分后进生的大题有了一定进步。但这次考试优生的优势没发挥好,尤其803班,最高分76,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的问题。
|
|||||
教学 反思 及改 进措 施 |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主观题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够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除出有效知识,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根据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初步制定了以下针措施: 1、教学中要重视课标研究,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掌握,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精选练习、问答题变式训练培养好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要把知识学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先审题后答题,抓主题、简洁作答的习惯。 3、平时的常规教学过程中依然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背诵过关,避免出现临近期末复习才扎堆背书的情况。 4、加强培优辅差工作,针对个别后进生进行分层教学和辅导,加强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适当增加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树立自信心,争取进步。 5、考试前加强考前叮嘱的工作,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失误着重提醒,避免再出现因粗心马虎而失分的情况。 6、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尤其学习大班教学和提升大班成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