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

发布日期:2022-01-19 18:21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学科:语文            年级: 七年级         任课教师:陈小兰

考试

考试班级(人数)

均分

优秀率

80分以上)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年级

排名

期中

70743

90.42

25.6%

100%

105

56

1








期末

70743

100

79%

100%

115

79

1








比值

(期末期中)


+9.58

+53.4

0

+10

+23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上全册书和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全卷120分,分成三大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第一大题为6小题共分24分,第二大题有3个阅读题,共46分。第三大题为作文,共50分。

试卷题量适中、难度不大。命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学生

答题

分析

1、积累及运用: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在新课标中,基础知识点多、面广,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掌握还不错。

 2、阅读理解: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智力技能。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能全面检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阅读理解这道题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典型错误:第17、18、19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没有认真阅读文本,回答时含糊其辞,回答不全面。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写作能力考查部分:学生的作文情况还是不够理想。本次作文《真有意思》贴近学生的生活,多数学生的习作能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但部分学生,审题做的不够好,语言缺乏生动性;有的能围绕某一个中心写作,面面俱到,结果给人印象不深;另外学生在作文中错别字较多,书写较潦草。挖掘不深,语言乏味。
 
 

教学

反思

及改

进措

一、古诗词默写,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到九年级下册结束,凡新课标、课本和会考指导书中要求的必背篇目,要力求人人篇篇首首过关。过关要求:“会考”要落实读准,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不颠倒;“会写”要落实写对,要训练学生凡是默写题,一般要用楷书书写,适当用行书,不建议用草书,要把字的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考卷上;“会用”要落实切合语境。

2.对一些重点名句应加强对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不仅会读,准确书写,还要灵活运用。

3.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尽量用楷书一笔一画把字写清楚。

4.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默写出现的错误进行认真、细致地纠错。

5.提醒学生注意答题规范,写清所默诗句的序号。

6.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赏析的过程中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二、文言文解词,文言词语仍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文言文词义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变化性,还有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心理。解决这一难点,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其次,文言词语的教学,一定要重视平时的归纳梳理,注意新旧联系,梳理整合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力求使学生们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再次,要注意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在特定语境中准确推断词义的能力。

 

三、在日常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在平时测试及训练中增强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让学生在考试得分。

考生在答题时或漏手法的判定,或漏文本依据,或漏效果分析,正是考生思考问题不全面,答题不规范的直接表现。因此平常教学中务必让学生能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和答题方向,做到完整答题和规范答题。

2、充分利用教材对每一种写法教透练熟,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应加以甄别,让学生从课内得法。

3、强化学生做题时的分值意识,减少因答题不完整而造成失分,加强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及完整性训练。

(三)作文教学

1.审题立意

1)作文教学上,教学生会审题是第一要义。题目看上去越简单,则需要补充和想象的内容就越多。可以让学生看到题目后先思考,题目还可以怎样完善?如(谁)担起(什么)责任,如何做,再思考具体的主题和素材,将其补充的成分不断完善。

2)一定要先从自身的故事写起。再不济,写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人事物,或者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角度。切忌假大空全,是写记叙,要言之有物。

3)让学生整理自己写过的文章,给他们按照主题归类。可以大致分成“成长、情感、品质、感悟”等四大方面,或者学生自己有别的补充也行。每个素材都可能会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主题,在考前,就可以把这些自己相对满意的素材拿出来再看看,在审题时,也要思考这个题目可以写什么主题。

4)日常随笔不可轻视。建议让学生在每次随笔标题前两行的左上角写上作文的表达方式和主题,让学生首先有一个整体意识,也为大型考试前的作文复习提供方向和思路。

5)若有时间,可以专门挑一些好的作文题让学生来做一做审题和立意,并且要求写提纲,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专题训练。题看多了,思考多了,我想学生多多少少也会对作文有一些感觉,不再会那么无从下手。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拙见,也基本都是自己教学过程中正在实践或者打算实践的想法。作文教学之路任重道远,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更不能放慢自身研究与修炼的脚步,脚踏实地,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收获。

2.内容选材

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积累写作素材,建立作文素材库,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观察和积累生活。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自我成长生活中独特的人和事及体验,关注和积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素材及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本当中的独特素材。考生若能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课本中的素材,阅卷老师们会很欣慰,该考生能活学活用!

加强细节描写的训练。在记叙文写作中,如果把细节写好,就会使文章生动感人,深刻有力,既能形象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又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细节描写的训练。

3.文体结构

多加强写作训练,注重对文体结构的训练。平时也加强阅读,多看好的文体结构的范文。将阅读指导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一定要多写。学生每周至少要写一篇作文,只有这样,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要大力开展写作专题研究,优化阅读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每周一篇作文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作文课上学生作文自评、他评环节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注意将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练笔(写作文、日记、周记、头脑作文等)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鼓励学生在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的基础上,尽量多练习、多表达。

4.语言表达

课堂上加强对课文典范语言的学习,课堂上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活动。赏析有没语句,理解语句,积累和运动语言。也要注重课外语言学习和积累,指导学生做阅读摘记,定期摘记评比,有意识引导学生看电影,电视,听广播等注意一些生动语言表达方式。增大阅读积累,科学有序做好笔记。最后,也要重视作文后的修改评价和交流,修改时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与同学交流心得等。

 

 


广州市花都区花广金狮学校
联系电话:020-86988612
学校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金狮大道东正阳路铺头园1号